“据统计,全国每年新开工建设52亿平方米建筑,每年消耗涂料近3000万吨、水泥20亿吨、钢材6亿吨。伴随着建筑总量和居住舒适度的不断提升,建筑能耗呈急剧上升趋势,给国内环境带来了无法承受的压力,建材行业在面临机遇的同时也迎来巨大挑战。
因此,业内绿色建材呼声渐高,通过发展绿色建材带动产业转型升级,已成为各界达成的共识。”
多部委共同推“绿色建筑”
作为原材料生产的传统行业,建材行业在贡献高产值的同时,也贡献出高能耗、高排放额度。据了解,我国建筑能耗占全社会能耗30%左右,加上建筑材料的生产能耗13%,建筑总能耗超过全社会总能耗40%;并且,由于粉尘、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量高,建材行业也是国家废气排放重点调控行业。
建材行业从传统能耗型工业向绿色工业转型升级势在必行。政府首先牵头发力行业布局、制定政策规划。
2013年1月1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由发改委和住建部联合推出的《绿色建筑行动方案》,推进了绿色建材标准体系建设;
12月16日,住建部发布《关于保障性住房实施绿色建筑行动的通知》,要求具备条件的保障性住房,应率先实施绿色建筑行动,使用一定比例的绿色建材;
12月18日住建部联合工信部发布了《关于开展绿色农房建设的通知》,提出推动农村发展绿色农房,推动绿色建材下乡。
多部委共同推进的“绿色建筑”,引进荣誉机制,通过对建筑进行绿色评级,来促进建筑行业对绿色建材的使用需求。
绿色建材迎来巨大发展契机
“绿色建筑”为绿色建材市场带来巨大扩容。
《绿色建筑行动方案》中提出“十二五”期间完成新建绿色建筑10亿平方米;同时改造既有建筑近6亿平方米。业内人士认为,保障房“绿色”达标与既有建筑节能改造体量大,据估测可带动绿色建材约2万亿元的市场需求,给绿色建材发展带来巨大契机。
这一场政府主导推动的上行下效,实际上为绿色建材发展吹来政策利好东风。随着绿色建材呼声渐高,建材行业联动地方政府打造了不少产业园区。据悉,江苏宿迁、河南汝阳、安徽马鞍山、天津静海等地区都积极推进绿色建材产业园区建设,试图通过集聚效应来推广绿色建材。
在房地产业逐步向绿色低碳方面转型的大环境下,房地产商对绿色建材的需求与使用,能带动绿色建材市场的热度,促进建材企业发展。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前副主任王珏林认为,依赖于房地产业发展的建材行业,其机遇来自利好的大环境。
利好引发绿色建材产品认证热潮
2015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首次提出构建统一的中国绿色产品认证制度。2016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建立统一的绿色产品标准、认证和标识体系的意见》,绿色产品认证工作正式拉开帷幕。
2021年6月16日,中国国检测试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为北京东方雨虹防水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颁发了国内首张绿色建材产品认证证书。这标志着我国绿色建材产品认证工作从顶层设计走向了实务操作阶段。
2022年,1月19日,广东数码彩涂料有限公司(简称“数码彩”)也拿到了“中国绿色建材产品认证证书”,据说“数码彩”是目前中国中小涂料企业中第一家获此殊荣的企业!
涂饰商情记者查询全国绿色建材评价标识管理信息平台网站及综合整理其他平台信息发现,涂料行业目前已获得中国绿色建材产品认证(涂料类)的涂料企业除数码彩外,还包括阿克苏诺贝尔广州有限公司(多乐士)和安徽三棵树涂料有限公司(三棵树)两家知名品牌。
其他获得中国绿色建材产品认证(保温材料类)的涂料企业,包括富思特新材料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富思特)、广东美涂士建材股份有限公司(美涂士)、厦门固克涂料集团有限公司(固克)。
此外,立邦、华润、嘉宝莉、晨阳、富思特、金隅、德普威等涂料企业则在进行外墙仿石漆和外墙抗碱涂料的绿色建材产品认证。
绿色建材产品认证不仅可以优先成为政府采购首选产品,增强企业差异化竞标能力,促进产品销售,还可以获得政府补贴,是一件利国、利民、利企的好事。我们呼吁广大涂料企业都积极参与“绿色”认证,为自己的产品打上“绿色”标签。